一、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复杂结合的主观感受。强调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提示在评估疼痛强度时,应该以患者本人的主诉为依据。
二、 疼痛的评估
轻度(1-3分):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中度(4-6分):持续的疼痛,睡眠受干扰,要求使用镇痛药。
重度(7-10分):持续的剧烈疼痛,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必须使用镇痛药。
这里强调一点:疼痛是主管感受,所以评估遵循“患者说多痛就有多痛”。
三、 疼痛治疗常见误区
误区一:止痛治疗只要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1、缓解疼痛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2、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
3、真正意义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要应包括:无痛睡眠、无痛休息、无痛活动。
误区二:长期服用麻醉性止痛药会“成瘾”。
“成瘾性”的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疼痛治疗工作的开展使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
误区三:服用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会中毒。
阿片类药物没有封顶剂量,恰当的止痛剂量是指在作用时间内既能充分镇痛又无不可耐受副作用的剂量。
误区四:不到万不得以的时候不能使用阿片类止痛药。
疼痛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影响睡眠、食欲、减低病人的抵抗力,从而使疾病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疼痛大都可通过口服药物得到很好的控制。
误区五:吗啡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
1、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2、相同的疼痛强度所需要的止痛药剂量也同样不一定相同。
3、有些患者需要高剂量的吗啡才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4、吗啡的剂量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不能由此估算生存期的长短。
四、 阿片药物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1、便秘:预防性用药、增加液体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参加锻炼。
2、恶心、呕吐:初用阿片类药物的第1周,如出现恶心呕吐,最好同时服用止吐药,4-7天缓解。
3、尿潴留: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病人良好的排尿时间和空间。可让病人听流水声或用温热毛巾热敷下腹部,必要时导尿。
4、呼吸抑制:一般口服阿片药很少发生,在服药期间,特别是院外服用时,家属应按时观察病人意识及呼吸情况,如果呼吸Q8次/分,应及时就诊。
五、疼痛患者正确服用止痛药要点
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如果疼痛评分在4分以上,或疼痛缓解的时间缩短,应考虑增加剂量。按时给药,如果出现爆发痛给即释制剂,控/缓释制剂需整片吞服,不得嚼碎。
六、疼痛病人如何参与自我护理?
1、如果你感到疼痛不要等到医护人员询问,应主动向他们陈述,即使是在周末和晚上。
2、每天记录自己疼痛的部位、开始的时间,何时疼痛最剧烈,在何种情况下能缓解。
3、学会使用0―10数字疼痛评估标尺来描述疼痛强度。
4、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药,记住如何服用、何时服用,并及时汇报药物的副作用。
5、在疼痛发作前用药,因为疼痛越严重就越不容易控制。
6、非药物措施可能对你有效,如放松、深呼吸、按摩、回忆一些愉快的经历等。
7、参加一些康复团体的活动,告诉病友你的困惑、经验和感受,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
七、家属在给疼痛病人用药时应该注意什么?
1、了解并掌握哪些药应该按时给,哪些药应该按需给,例如处方上标有“PRN”的就是疼痛加重的时候才需要用的。
2、按时给病人用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保证病人24小时持续无痛。
3、在病人疼痛发作前给药,不要等到无法忍受的时候,疼痛越严重就越不容易控制。
4、制订一个合适的给药计划,既保证准确的给药间隔又尽可能避开睡眠时间。
5、不要突然停药,突然停药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而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可以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
(特别感谢放疗五科宋晓文主任供稿)